文章詳目資料

中華民國泌尿科醫學會雜誌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骨盆底張力過高及其臨床評估
卷期 12:1
作者 郭漢崇
頁次 001-008
關鍵字 骨盆底張力過高排尿功能不良尿道外括約肌TSCI
出刊日期 200103

中文摘要

骨盆底張力過高在神經學正常的人來說是在自行排尿時尿道外括約肌活力增強的一種現象。當尿道外括約肌放鬆不良時可以抑制逼尿肌的有力收縮,導致多種下尿路症狀,包括尿儲存的症狀(頻尿、急尿及尿失禁)以及尿排空的症狀,包括:小便細小、遲延、排尿困難及殘尿感。它也可能是造成婦女反覆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骨盆底肌肉或尿道外括約肌放鬆不良的情形男性病人是相當常見的,很多研究也都指出排尿功能不良(dysfunctional voiding)是造成婦女排尿不正常之最常見原因。而使用terazosin及baclofen共同治療具有尿道外括約肌痙攣症候群的病人則可以在男性得到67.2%及女性68.5%的成功率。兒童的排尿功能不良可能會導致尿失禁,膀胱輸尿管逆流手術的必須性,及可能會導致反復性的尿路感染。慢性而持續的骨盆底肌肉收縮可能會經由神經學上的改變而導致膀胱不穩定性的收縮。骨盆底肌肉之運動已經被作為這些病人的主要治療方式,而膀胱輸尿管逆流自動消失的比例也相當的高(35%),需要進行抗逆流手術的機會也降低。對於骨盆底張力過高的病人,我們第一步檢查應該進行尿流速及使用腹部超音波做殘尿量之測定。使用尿流速及骨盆底肌電圖是一種非侵襲性檢查且可以被重複使用來檢查病人的排尿功能不良。如果在排尿時有尿道外括約肌活力的增強時,排尿功能不良的診斷就可確立。使用影像尿路動力學檢查來偵測其排尿膀胱尿道攝影圖時具有一擴張的後段尿道以及一尖嘴形的遠端尿道可在許多排尿功能不良的病人被發現,此種現象即表示病人的骨盆底肌肉放鬆不良。對於排尿功能不良及急迫性尿失禁的病人,使用骨盆底肌肉運動訓練同時配合其飲食的調節以及排尿姿勢的改變可以有效治療大部份的此類患者。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