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藝術欣賞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開放性文本之互動表演-以《偶》跨領域創作為例
卷期 12:3
作者 林珮淳
頁次 004-011
出刊日期 201612

中文摘要

《偶》跨領域創作互動表演入圍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於2016年6月26日發表於台北水源劇場,影片與詳細內容請參考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網站。此創作乃由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林珮淳教授於「跨領域創作課程」所發想,帶領超過二十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與科技工程師共同完成,包括互動影音、互動介面、肢體表演、燈控、服裝、攝影剪輯、音響控制等。以「偶」來命名具有雙重的語意與內涵,將表演「形式」與作品「觀念」作更深層的交錯與實驗。在形式上展現「偶發」(Happening)的敘事模式,試圖藉著「數位互動介面」而編製一場開放性的實驗劇本,每次因著不同的觀眾參與,而作不同的即興演出。另外,也藉由仿「排練」(Rehearsal)的形式,除了有站在白色箱子上扮演「街頭藝人」的演員外,刻意將所有的工作人員正操作電腦、攝影機、投影機、感應器、機具、樓梯的工作狀態展現於舞台上,也安排薩克斯風音樂聲出現在表演的開始與結束,喻表一場無止境的街頭排練演出。在觀念上則表現「街頭藝人」如「偶」被操控且沈浸在虛擬世界裡,雖可透過科技裝備(MYO、腦波、手機)作遠距的溝通與傳情,也可盡情遨遊於無時空限制的網路空間內,但身體卻如街頭藝人的形體被框架在有限的木箱之上,在「面具」的背後儲存了一個被關閉的自我,也如「魁儡」般被科技控制而走不出自己的框架,每天戴上「666獸印面具」與誘人的科技裝備,就如聖經創世記所描繪夏娃被撒但誘惑吃下「知識善樂果」的矛盾過程,藉此作品反思:人類是否極致科技的結果,反而陷入被撒但控制而無法逃脫的夢魘?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