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漢樂府的雅俗之辨與融合-以郊廟樂舞為例
卷期 3
作者 胡紅波
頁次 503-543
關鍵字 樂府雅樂鄭聲宗廟樂郊杷樂
出刊日期 200207

中文摘要

劉勰說:「武帝崇禮,始立樂府。」西漢樂府原來是因應郊祖典禮的需 要而設,首要任務在負責編練祭把樂舞,其次編練朝享宴會樂蟹,最後才是蒐採民間讀謠。一般都知道鼓吹饒歌、相和歌等採自各地,反映豐富多樣的民俗風情。相形之下,總認為郊廟詩歌,既為祭耙神靈而設,則不外歌功頌德而已。其實西漠的郊廟樂章,由於非一時一人所作,也具有多元文化風貌,所謂「趙、代、秦、楚之謳」是也。然而這種多元特性出現在具有特殊指標意義的郊廟樂章上,在講究雅鄭之辨者看來,它們往往被打入鄭聲之列,而成為被批判的對象。漢哀帝罷樂府,正是雅、鄭之辨激化的結果。 本文首先從雅、鄭之辨的背景論起,主要討論孔子的雅鄭觀的本意及其負作用,兼及先秦幾則有關音樂價值批判的典故。然後回到主題,論西漢宗廟樂章中雅樂與楚聲並存的現象及其成因;再論武帝郊把樂章中的多元現象,雖反應大漢樂章活潑的新氣象,但明顯和「尊儒」脫節,種下後 來被罷的因子。三論昭、宣之後,樂府漸成負祟,元、成之際,新一代儒者「放鄭近雅」、「絕鄭聲」之議叉起。四論樂府漸成眾矢之的,加上哀帝性不好音,遂罷樂府。五附論王莽宗廟<新樂>,被評為「非興國之聲」 可能為桓譚所造的新聲。論述過程中提出一些有關雅鄭之辨的問題,也嘗試找出答案,以還原真象。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