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大歷史學報 CSSCI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德川時代儒者伊藤仁齋的「實」概念
卷期 30
並列篇名 Tokugawa Confucian Ito Jinsai's Conception of Zitsu(實)
作者 童長義
頁次 101-144
關鍵字 伊藤仁齋實理實感人倫日用功利主義Ito JinsaiShiShi-liShi-ganTokugawa intellectual historyUtilitarianismTHCITSCI
出刊日期 200212

中文摘要

     日本德川時代儒者伊藤仁齋在整個日本儒學史中的重要性,乃在於他學問的反朱子學性格。仁齋的反朱子學性格,可見於其(一)、政治上群眾功利、事功的優先性(相對於朱子的個人道德心性的優先;(二)、人倫日用優先(相對於程朱的「格物窮理的優先性」);(三)、《論》、《孟》至上(相對於程朱的四書主義)等主張。若欲從整個仁齋著作體系中,找出一個仁齋與朱子二人對儒學的主張南轅北轍的根本歧路點的話,那麼,二人著作文獻中,漢字「實」字涵義,在中日語言間的微妙差異,可能是仁齋反朱諸多原因中最不可忽視的一點。這個論點的提起,主要是建立在「中日兩個民族所使用的漢文之間有著『表現語文』加上『思想義涵』兩重的落差性」的基礎上的。仁齋在其著作中,充斥著諸多含有「實」字的名詞。而同一個漢字「實」字,日本語文與朱子學以降的中國語言相較之下,多出了日本特殊的社會背景、「功利主義」色彩;而少掉了本體論、形上學的氣味。特別是其中的「實理」一詞,雖然仁齋和朱子一樣,都在各自的學說體系中,對該一名詞賦與整個學說體系的基礎性的地位,但對該詞所賦與的義涵,仁齋與朱子有著根本性的差異。仁齋將「實理」定義成絕對排除抽象形上的成份;而強調維繫人倫網路通暢的感情成份的重要性。從日語中所用的「實感()」一詞所指涉的功能出發,建立起維繫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為首的一切生物間親愛和諧關係的「感情繫鏈」。擴而大之,在仁齋看來,一切道理的虛實真假,唯有以賢愚不肖的所有人都能感知與否為準據;而聖人賢君地位的高下,每每以實際功利的大小為衡度的權標。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仁齋眼中,《論語》與《孟》、《學》、《庸》在儒門之學中不可同一等級而論;而文帝、唐宗在歷代賢君譜裡,可以比肩三代以上的堯舜禹湯。

英文摘要

     The importance of Tokugawa Confucian Ito Jinsai(伊藤仁齋) in Japanese Neo-Confucian history lies on his anti-Zhu Xi(朱熹) character, including his: 1.emphasizing political utilitarianism rather than individual moralism; 2.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daily human relationships rather than Zhu Xi’s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to explore principle, etc.To trace the intellectual critical crossroad between Ito Jinsai and Zhu Xi,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e Chinese character “實”(pronounced “shi” in PINYIN, and as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