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教育研究集刊 ScopusTSS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樂記篇源出考及美育觀
卷期 30
作者 崔光宙
頁次 87-111
關鍵字 TSSCI
出刊日期 198806

中文摘要

自民國元年教育總長蔡元培將「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列入教育宗旨,「美育」此一名稱成為正式的教育目的,而民國六十八年所通過的「國民教育法」也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這兩個教育宗旨條文,看前後一貫,均提出「美育」當列為教育目的。然深究其中涵義,兩個條文中所使用的美育概念並不盡相同,民國初年的教育宗旨是以美育為手段來完成人的道德,民國六十八年的「國民教育法」則將德育與美育並列,兩者並沒有手段與關係,而變成不同的學科領域。蔡元培先生最原初的「美育」概念為何,追源溯始,可以席勒的「美育書簡」為代表,故本文的第一部份首先根據席勒的「美育書簡」尋出美育的字源意義。其次,在我國古代浩瀚的典籍之中,禮記樂記篇是記載先秦美學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其中亦包含相當豐富的美育思想,只是文字精簡,所隱含的深意必須藉助適當的詮釋始得彰顯。然而適當的詮釋又涉及全篇作者,成書年代與創作背景的考證問題,故本文第二部份根據現有史料與樂記行文特徵,求證其源出之處,以作為詮釋依據。第三部份,再根據美育的涵義及樂記考據的證據,彰顯其美育觀,以期對現有模糊的「美育」概念,能有進一步的澄清作用。並由東西美育思想之相通,以收相互發明之效。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