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灣應用輻射與同位素雜誌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無顯影劑磁振血管影像技術在腎動脈成像之初步研究
卷期 7:2
並列篇名 Detection of Renal artery by Using Non-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with Time-Spatial Labeling Inversion Pulses:Preiminary Results
作者 劉靜文黃偉倫林新傑丘思穎李威興陳名聖呂坤木陳良光
頁次 075-081
關鍵字 腎動脈磁振血管攝影無顯影劑磁振血管攝影Time-SLIP3DTrue-SSFPRenal MR angiographyNon-contrast-enhance MR angiography3D True-SSFPTime-SLIP
出刊日期 201106

中文摘要

近年來的統計,腎臟病仍列在國人的十大死因當中,腎動脈狹窄是導致腎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形成的過程多為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壁的變化,長期甚至會導致嚴重的高血壓。在影像學檢查中,腎動脈磁振血管攝影因非侵入性及高診斷率,所以成為優先考慮的方法,但是注射顯影劑對於腎功能異常或顯影劑過敏體質者,仍造成潛在的風險,因此,無顯影劑磁振血管影像技術便可望能解決此狀況。本研究收集20位受檢者,包括男性的例,女性10例,年齡34-53歲,平均年齡為47歲。以Time-SLIP(Time-Spatial Labeling Inversion Pulse)技術' 搭配3DTrue-SSFP(True-steady-state free-precession)波序,調整不同TI (Inversion Time)值進行測試研究,利用2 位放射科醫師以4級評分法(four- point scale)評估腎動脈的MIP影像,另外測量影像訊雜比,評估原始影像的影 像品質。研究結果顯示,在四組不同TI值(700、1000、1300、1600ms)的影像中,TI=1300ms可以獲得較佳的背 景抑制效果,並且可顯示較多的腎動脈分支。根據本研究結果,我們可以證明,利用Time-SLIP技術搭配3DTrue-SSFP波序,應用在腎動脈血管檢查上,可獲得良好的影像品質。因此,無顯影劑磁振血管影像技術可作為 腎動脈血管的另一種檢查方式。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