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中興工程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陸域反射震測探勘應用於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址調查
卷期 113
作者 葛文忠俞旗文焦中輝黃連通楊明偉王乾盈
頁次 67-78
關鍵字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深部鹽水層超臨界封存場址中尺度反射震測
出刊日期 201110

中文摘要

二氧化碳深部鹽水層(Deep Saline Aquifer)地質封存係將大量高密度、低黏性之超臨界相態二氧化碳(溫度32℃以上、壓力7.4MPa 以上),注入於深度800 公尺以上的深處地層中,進行長期貯留,因此地質上的特殊需求為辦理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基本條件。惟因灌注經濟性考量,適當的封存層深度不宜太大,目前國際上知名先導試驗案例之封存場址,目標封存層深度均在3,000公尺內。在封存場址特性調查階段,因應上述特定探查深度之需求,且考慮經濟與可行性等條件下,初步均採用反射震測方法進行大規模探查,惟現地探查方式與石油天然氣探勘及一般地工探查應用不同,係採用小型震盪震源(Mini Vibe)與較高規格的探查設備及施測參數,國內近年來稱此調查方式為中尺度反射震測。國際知名CCS 先導計畫,例如澳洲Otway 計畫、德國Ketzin 計畫與美國Frio 計畫等均採用類似方法作為地質調查的工具,並獲得良好的探查成果,所獲得的資料不僅用於了解區域地質構造與目標地層深度,且可作為基本資料(Baseline),用於比較二氧化碳注入後之震測結果,藉以推估注入二氧化碳團塊流的移棲行為,此方式廣泛地被稱為同區異時震測(Time-Lapse Seismic)。
彰工電廠預定地下方、台西盆地南側、北港高區北緣一帶,位處於深度800 公尺至3,000 公尺之間之地層,由下而上包括桂竹林層上部(魚藤坪砂岩)、錦水頁岩、卓蘭層、頭嵙山層等,大致屬於上新世至更新世沉積岩。台電公司辦理二氧化碳封存場址篩選研究結果顯示此深度之盆地範圍內含適合的地質封存條件,為進一步了解場址地質狀況,台電公司在場址特性調查階段辦理陸域二維反射震測探勘,用以獲得上述目標地層的傾向、深度、厚度與延續性等資料,期能透過高解析度之震測成果,了解先導試驗場址及周邊區域之高精度三向度地層與地質構造空間分布,以為後續計畫規劃之依據。本文詳述中尺度反射震測方法應用於彰工電廠預定地鄰近地區的探查結果。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