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台灣教育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夏令營經營實務淺談─青少年音樂夏令營經營策略
卷期 686
作者 高芝蘭
頁次 049-051
關鍵字 夏令營經營實務青少年音樂夏令營經營
出刊日期 201404

中文摘要

美國營隊協會(ACA,2008)定義夏令營為是一個有創意、教育的戶外活動,經專業訓練者和營隊環境的資源,可使營隊成員在身、心靈、社交及精神上獲得成長(美國童子軍協會,2011)。據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2005)分析,學生暑假最常做的事情是「上網」和「補習」。觀看國外的教育,芬蘭及加拿大的學生寒暑假沒有作業,也沒有輔導課,家長必須為孩子安排夏令營活動(楊淑娟,2008;新華社,2009)。夏令營不僅具有教育功能,更對情緒管理和休閒行為有正面的導引效果(孫慶國,2002;中國藍圖偉業,2006),青少年時期剛好進入青春期,可藉由營隊生活中學習如何增進人際關係、自我獨立生活技巧,從營隊中的表現獲得自信及同儕的尊重(李青松,2002;元亨重,2004;行政院,2005;張春興,2007)。因此,各級學校在暑假期間開辦各類型夏令營,國內唯一公部門辦理音樂夏令營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國臺交)23年來對於營隊的經營不斷的創新發展,2010-2012年兩岸音樂夏令營樹立兩岸青少年交流典範,為與世界音樂脈動接軌,於2014年將營隊轉型為國際音樂營。本人因參與營隊規劃與執行,特藉由本文提出基於葛瑞爾夥伴關係理論的兩岸音樂夏令營及國際音樂營經營策略之經驗分享,提供學校教師有效掌握夏令營辦理之關鍵,使夏令營經營專業化,形塑夏令營伴隨學生成長之深遠的教育意義(盧彥章,2002;顏妙桂(譯),2002)。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