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鵝湖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儒家中的三從四德在越南之研究
卷期 479
作者 黎氏銀
頁次 038-052
關鍵字 三從四德越南封建制度
出刊日期 201505

中文摘要

公元前一一一年漢武帝在漢朝時期佔領南越國,其中交趾、九真、日南在今越南中北部。北方封建者在交趾及九真地區推行文化同化政策、當時越南是屬於落後的狀態。隨著漢字的輸入,儒家也開始在越南傳播、北方封建者盡力宣傳儒家可所收的結果並不多。當時儒學屬於上流及貴族階層。九三九年越南擺脫了中國統治建立起獨立的封建國家。但歷代越南封建統治者仍把儒家作為治國安邦的指導思想,使其不斷發展和變化,李朝設立了孔廟使民間學業優秀者也可入學就讀,黎朝儒家達到獨尊的地位。在發展過程中,儒家的三從四德觀念也深入越南社會生活,成為越南傳統思想的組成部分,越南封建統治把「三從四德」觀念當作測量婦女的道德標準。不過於中國有所不同、越南對其觀念具有民族化特徵,越南民族對婦女的尊重和保護的傳統不僅是個道理體現,而還是受到封建政府的合理化。一八五八年被法國殖民地侵犯越南,因此法國殖民者進行壓制儒學的傳播和發展。同時漢字也被拉丁化文字所取代,儒學傳播失去了載體與價值,儒學教育的地位快速下降,此時儒家已失去其獨尊地位。但從歷史來看,有時舊社會形態已消失了但是其所發生的意識仍然長久保存。在傳統觀念、風俗習慣等方面。越南自從一九八六年開始改革之後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儒家中的「三從四德」觀念仍然存在並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