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人本教育札記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想像的德性>在安德森身後, 下一代的共同體
卷期 320
作者 梁家瑜
頁次 078-081
出刊日期 201602

中文摘要

二 ○ 一五年即將結束前兩個星期,班納迪克.安德森(1936- 2015)過世了。身為一個頂著白人臉孔的「西方」學者,他並不 屬於台灣公眾熟知的人物,但他創造的「想像的共同體」這個字 眼,卻已在台灣的公共輿論當中成為了公共財--受造物凌駕了創造 者,對一個學者而言,這未嘗不是一種肯認--或許是不乏諷刺的肯 認,因為沒人能確保公共財不被濫用,「想像的共同體」作為一個 概念,在台灣多少經歷了台灣本身的經歷,難以避免被曲解、被任 意詮釋、為了不屬於自己的利益被他人描繪。然而,當太陽花世代 的高中生們站出來,反對這樣的經歷在教育部粗暴推行的課綱中繼 續下去的時候,《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的作者 離開世間,彷彿我們才在森林中舉起了火把,卻發現除了足跡,前 行者已不見蹤影。學人已遠,除了翻開書頁,我們沒有其他方法, 能觸摸到這些足跡的溫度與深度。而對於太陽花世代的吾國學子 們,如何與他們一起撫摸林中路上的足跡,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