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林業研究專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林業的無形資產-研究數據
卷期 23:1=129
作者 林朝欽鄭美如陳建文
頁次 064-067
出刊日期 201602

中文摘要

就長期生態研究觀點,沒有資料倉儲系 統,資料會隨著計畫執行完畢而消失,另外 其他各種新的研究問題、科學性資料的異質 性、動態性、使用者是來自不同背景與目的 等,均使得生態資料管理成為相當重要的問 題。所以若目標是未來的20~50年後研究資料 仍可取得且可說明解釋的話,要考慮的是資 料政策、資料管理、倉儲、流通與整合技術 性的方法、連貫性、與如何建立資訊管理系 統的問題。就目前而言,一般的科學性資料 多為研究者或研究計畫個別的將資料置於本 身電腦上,沒有一定儲存標準格式,也沒有 永久倉儲功能。不但難以分享,也不易加以 整合再利用,所以為提昇資料本身之效益, 資料之永久倉儲管理是有必要的,而欲達成 此目的有賴建立一完善的生態資訊管理系 統。然而生態資訊管理系統屬於資訊技術層 面,在目前資訊技術發達的21世紀,並不難 加以解決與克服,生態資訊管理系統能否建 立與運作較難以解決的是資料管理政策的訂 定、執行以及觀念的溝通,另外宣導與教育 訓練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生態資料一般泛指資源調查、分類學、 生物學與生態學研究中所獲得的物種數據, 最普遍的生態分布資料如:動、植物標本、 森林資源調查的樹種名錄、自然保護區的物 種普查等,是累積最多也最需要長期保存的 原始數據(raw data or primary data)。更廣義的生態資料可擴及與物種有關的環境、生態、生理與影像的資料。生態分布資料之所以重要,乃因此類資料具有時間、空間、分類群的資訊,在不同時間與空間尺度上提供了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與變化的指標,尤其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生態分布資料更是生物多樣性保育最重要的依據。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