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藝術欣賞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以「淨化作用」視角鑑賞《米蒂亞》
卷期 12:1
作者 陳美君
頁次 192-199
出刊日期 201606

中文摘要

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詩學》中提到,「悲劇為對一個動作之模擬,其動作為嚴肅,且具一定之長度與自身之完整;在語言上,繫以快適之詞,並具一定之長度與自身之完整;在語言上,繫以快適之詞,並分別插入各種之裝飾;為表演而非敘述之形式;時而引發起哀憐與恐懼之情緒,從而使這種情緒得到發散。」悲劇作品,從人物的性格缺陷、矛盾衝突與遭受苦難為條件,而悲劇人物在經歷了這些痛苦災難後,往往能引發觀眾哀憐與恐懼,也藉由情緒的發散,使人身心獲得新的平衡,達到淨化與發散。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