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鵝湖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論莊子、惠施的「知」與「用」——以「齊物」、「歷物」為例
卷期 516
作者 吳惠齡
頁次 041-054
關鍵字 莊子惠施齊物歷物
出刊日期 201806

中文摘要

根據《莊子》的紀載,惠施可說是莊子最主要的對話者。本文從「濠梁之辯」與《莊子‧天下》惠施「歷物十事」,引發探究「歷物」與「齊物」之認知模式的動機。本文通過比較與分析「齊物」與「歷物」的認知模式,並以「用」的概念探討莊、惠的認知目的,以論述莊、惠認知觀的特色與差異。本文對於莊、惠認知模式的探討,其一,以惠施「歷物」的思想作為參照,有助於突顯莊子的「齊物」觀,具有了解主體與客體的不同,進而主體可以感通客體,最後達到超越主客的認知模式;其二,以「用」的概念,有助於說明莊子與惠施因為認知目的的不同,開展出不同的認知模式——惠施的認知觀受到實用性的侷限,而無法跳脫主客二元的問題,只能以主體的「愛」來達到「天地一體」的可能性;莊子則由反思有用與無用的判斷,將認知主體的內在修養當作認知的目的,因此認知主體的內在提升可以作為「道通為一」的感通模式的基礎。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