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嶺南學報 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唐人《幽蘭賦》意象源流論
卷期 復刊7
作者 詹杭倫
頁次 223-242
關鍵字 幽蘭意象屈原孔子科舉律賦
出刊日期 201705

中文摘要

唐人《幽蘭賦》意象的源頭是屈原的《離騷》和託名孔子的《幽蘭操》。《文苑英華》中收録六篇《幽蘭賦》,一篇是初唐楊炯的古賦,另外五篇是題下限韵的律賦,爲大曆十三年進士試賦。這些賦作中的幽蘭意象一方面對屈原或孔子有所繼承,另一方面對幽蘭意象的内涵有所改造與豐富。中國文學“意象”的特色之一是:意象的内涵既具有歷史的傳承性,又隨著時空語境的變遷而發生變化。當代電影《孔子》主題曲《幽蘭操》既有對傳統意象的誤讀,在某種意義上也顯示出對古典美的回歸。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