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物理治療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013. COVID-19疫情期間早療家長對於遠距教學之看法(P289-290)
卷期 46:4
並列篇名 013. Parents' Views on Telehealth for Early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P289-290)
作者 朱怡菁朱貞歷廖芳真何心瑜巫林凱翊王于娟
頁次 289-2900
關鍵字 TSCI
出刊日期 202112
DOI 10.6215/FJPT.202112.O13

中文摘要

背景與目的:Maria Ahead-baby Project(MAP)是以增能家長為核心的早療服務模式,透過專業團隊支持,讓家長在自然情境下,運用日常作息活動,提供特殊需求兒童練習機會。因全國實施三級警戒,某中部早療單位將MAP模式中1週6小時的實體課程改成1週2次,每次30分鐘遠距教學。遠距教學包括Line文字諮詢、語音通話、視訊教學。教學模式則以跨專業團隊支持主要服務提供者(primary service provider)整合資訊及提供相關策略。教學內容包含衛教資訊、主動關心、針對家長分享的照片或影片給予專業回饋等。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瞭解家長對於遠距教學的早療服務模式之看法。方法:以自編式問卷邀請16位家長填答。問卷包括家長心情歷程、線上諮詢優缺點與服務需求等13題問答題。結果:多數家長焦慮孩子的發展因停課而退步,少數家長(19%)表示不用趕課而鬆了一口氣。全部家長都肯定遠距教學的效益,家長表示老師能從影片中觀察細節,發掘孩子的優勢表現,提出的問題亦能經由主責老師收到團隊的策略建議,感到很安心。然而,無法實際示範是普遍認為線上教學的缺點。結論:疫情期間遠距教學是持續提供早療服務的一種方式。臨床意義: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是支持家長參與早期療育,協助家長成為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密集及永續療育的關鍵支持者。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