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大歷史學報 CSSCI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司馬光「通鑒考異」與裴松之「三國志注」
卷期 21
並列篇名 Ssu-ma Kuang's Examination of Differences in the Sources Used in Parts of the 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 and P'ei Sung-chih's Commentary to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作者 逯耀東
頁次 125-145
關鍵字 THCITSCI
出刊日期 199712

中文摘要

荀彧是曹魏開國功臣,還是為劉氏盡節,魏晉以來爭論不已。裴松之、司馬光論荀彧之死,都在考辨材料之後,從當時歷史發展的實際情勢,分析荀彧之死和其生存時代的關係,和一般所謂「世論」不同。他們所持言論與其時代的史學發展有相互的關聯。裴松之於史學脫離經學獨立之際,堅持探索歷史事實真相。司馬光奉詔撰修《通鑒》,欲力挽頹風,敘事論事,皆以史實為據。司馬光《通鑒考異》所引魏晉史學著作,完全取自《三國志》的裴松之注。《通鑒考異》的體例,也受到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影響。
後世稱贊裴松之,都集中在他對魏晉史料保存之功,完全忽略「臣松之案」與「臣松之以為」的作用與功能。「臣松之案」考辨異同,即為對材料的處理。「臣松之以為」則是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或對歷史事件的議論。其有所評價或議論,皆以考辨異同為基礎形成的。史傳論贊是一種具有文學性質的史學寫作形式。史傳論贊由《史記》「太史公曰」,兼蓄《左傳》「君子曰」而形成。然《文選‧史論類》,所選史傳論贊卻自班固《漢書》始。因為司馬遷遷的「太史公曰」,除了史事議論與人物評價外,還包括材料的處理。《三國志注》的「臣松之案」與「臣松之以為」,則包括材料處理,和史事議論與人物評價兩個部份。司馬光《考異》單獨成書,其目的仍在對《通鑒》材料的考辨與去取。至於其對史事議論與人物評價,則見於《通鑒》「臣光曰」。《考異》與「臣光曰」雖分在兩書,實為《通鑒》一體之兩面。中國史學中的兩司馬,一為紀傳體的肇始者,一為編年體的功臣,其間經裴松之《三國志注》的轉折,彼此相承脈絡可以顯現。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