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東漢大思想家王符之研究
卷期 6
並列篇名 Wang-Fu: A Great Thinke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art II)
作者 韓復智
頁次 45-68
關鍵字 王符羌患反赦遏利務本斥奢潛夫論東漢思想研究
出刊日期 197912

中文摘要

如上篇所述,王符目睹東漢的政治日趨腐敗,社會上奢靡之風日熾,姦宄繁興,羌禍連年,地方經濟破產和民生凋弊的情形,於是他置個人生死富貴貧賤安危於度外,對當時政治實況作嚴厲的批評。在本文中,我們將繼續介紹他政治思想中的斥奢論、務本論、遏利論、反赦論以及對羌患問題的主張。
東漢奢侈厚葬的頹風,一般說來,都是先由京師傳到地方,從貴族富豪影響到庶人,因而使得「天下浮侈離本,僭侈過上已甚。」「中人之情,有餘則侈,無禁則淫,無度則失,縱欲則敗。」所以,「奢者,國之危也。」王符責斥豪族的浮侈,就是因為浪費民力,耗費時日,又影響農業生產的緣故。其次,在王符以前,已有崇本抑末的言論,然他的務本抑末論卻與此不同。以前指的是重農抑商,而他係泛指各行業應循規蹈矩,各首本分。再者,藉由詳述史迹,王符勉勵統治階級,如果他們能自加約束,篤修德行,則嗜利縱奢的頹風就會好轉。另外,王符竭力反對數赦,認為它是保障惡人,傷害善人的秕政。這是針對當時權貴和貪官污吏而言。最後,東漢王朝的致命絕症,係由羌患引起併發而成。因為連年戰爭,繼之旱災蝗災饑荒,使得百姓痛苦,社會紊亂,國家動盪。這種情勢發展到靈帝中平元年(一八四),黃巾之亂終於繼羌患爆發,漢代遂分崩離析。究其原因,王符以為完全是天子與母后親小人、遠賢臣的惡果。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