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仲長統研究
卷期 8
並列篇名 A Study of Chung Ch'ang-tun
作者 韓復智
頁次 53-66
關鍵字 仲長統歷史論反天命觀天道觀昌言
出刊日期 198112

中文摘要

范曄在《後漢書》中將王充、王符和仲長統合為一傳,理由是他們三人的著作(充之《論衡》、符之《潛夫論》與統之《昌言》)性質相同,都有百家之言的性質,以為「分波而共源,百慮而一致者也。」但范氏認為他們三人的書均為異端,不能作為常訓。范氏在贊中更說:「舉端自理,滯隅則失。」很明顯的,此「端」即所謂「異端」,此「隅」即所謂「乖隅」。近人則不作如此看法,認為在當時的社會裏,實在不容易出現個性嶙峋的思想,儘管思想家都被時代的自然經濟所限,極其偏狹而單調,但他們只要是破除宗教偶像的,就值得祟贊,而這種思想卻不存在於天井里望大道的正統,反而存在於天井里測小道的異端。前者虛而烏有,後者實而近真。在此姑不論誰是誰非,我們只要把所謂的正統與異端之書比較一下,就知道高下了。
近五十多年,關於研究王充及其名著《論衡》的中外學人已發表的論文約共一二七篇,單行本共十六種,故不擬再進行探究。近三年來,作者曾對王符及《潛夫論》作過膚淺的研究,在此期間,因幾次閱讀仲長統的《昌言》,深覺他那高超的思想和卓識,不僅為漢代第一流的思想家;而他的言論,對後世的學風也產生了些先導作用,是很值得研究的歷史人物。因此,本文先論述他的生平、著作及其哲學思想,將來再討論他的政治思想。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