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鵝湖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論〈樂記〉之樂以成德之教:當代新儒學的詮釋
卷期 27:11=323
作者 林苗
頁次 12-23
關鍵字 樂記樂教當代新儒學音樂教育禮樂
出刊日期 200205

中文摘要

本文分別從「樂與象德」、「樂與成德」、「樂終德尊」三個層面論述了樂與道德之關係,尤是樂教與成德之關係。強調儒家之樂教目的無非是為助成人之道德心彰顯。
〈樂記〉經文云:「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論述了至樂的存有本質實可視為一道德本心。這種道德的本心,前學有不同的表述:孔子稱之為「仁心」,孟子稱之為「怵惕惻隱之心」,〈樂記〉表述為「易直子諒之心」,當代新儒家牟先生更以「隨時隨處感通而沛然莫之能禦之道德感」詮釋之。但人這種本心常因為「感於物而動」後「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而沉澱。
儒家的樂教簡而概之,就是要透過音樂教育的感化教化作用,使人「反情」「反躬」,悱憤啟悟,從此陷溺中超拔出來而恢復原初之善的本心。化民成俗,「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樂記〉)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