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海洋文化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新竹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
卷期 5
作者 韋煙灶
頁次 137-185
關鍵字 新竹沿海半福佬客隆恩庄維生方式區域洲潟型海岸
出刊日期 200812

中文摘要

新竹沿海區域首尾不大,南北僅約 28 公里長,但卻再可分割成二到四個次區
域。北端的新豐區位於湖口臺地尾迆,其居民的維生方式反映了臺地、靠海、地處偏
僻等三種環境特徵的交互影響,土地贍養力受到侷限,地理形勢較孤立。新竹平原沿
海地區可再分為三個區域:鳳岡區、南寮區、香山區,洲潟型海岸地形架構出基本的
人文生態構造,其中以南寮區為最典型的洲潟型海岸區域。區內各次區域相同之處在
於臨海,但在局部的自然環境差異,以及持續的人地辯證過程中,造就同中有異的區
域發展特質。本區所展現的共同特色是:位居農業發展的風頭水尾之地,多元維生方
式的區域經濟型態,傳統聚落的血緣性特徵顯著;在清代,業戶的控制力較強,加上
泉州系移民裔高度優佔的情況下,母語均質性高、庶民文化近似,較相較於臺灣其
它地區,本區歷來是械鬥鮮少,社群關係相對安定的區域。相異之處在於新豐區向海
擴張的空間有限,港灣條件較差,紅土臺地區較貧瘠,灌溉受限,地理區位偏僻等;
東鄰環繞祖籍廣東的半福佬客,使得其人文區域性格相對突出。新竹平原區的環境特
質是:西臨潟湖、東接平原、沿海浮復地持續陸化、整個平原區族群均一。這樣的人
文生態環境,一方面潛藏維持生活及生計的艱辛;另一方面卻提供經濟多元發展的潛
力、居民生活空間持續向海擴張、土地贍養壓力可獲得抒解,建構出一個穩定發展的
人文生態區。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