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臺東市阿美族豐年祭儀的變遷與傳承
卷期 4
作者 蔡中涵
頁次 027-063
關鍵字 頭目過渡儀式集會所年齡階級年齡階層
出刊日期 200812

中文摘要

根據日治時期1912 年的調查報告指出馬蘭部落有321 戶,部落的道路並非井然有序,家戶分散座落在各處,還沒有形成一個很有規模的部落。每一家屋周圍用竹子或樹枝做成防衛用的圍籬,在庭園內種植許多樹木,遠看像是在森林中建設的部落。馬蘭部落的阿美族幾乎都從事農業耕作,再怎麼炎熱的天氣,或遇到風雨交加的日子、也照樣出門工作。往昔,每年因要向卑南王納貢,所以飼養了不少的牛隻,最多時達到3,400 頭牛。阿美族的傳統社會有三大特徵一是母系社會,二是年齡階級制度,三是領袖制度。阿美族的男子以3 至5 歲為一組同時進入同一個年齡階級。唯在整體社會組織中分為少年、壯年和長老三個年齡階層,每一個階層含有數個年齡階級,例如壯年階層就由Itukalay、Ipadalay 和Palawilay 三個年齡階級所組成。這個制度上下階層的關係非常的嚴密,各階層的權利義務區分清楚,工作分層負責,下級的成員絕對不能越級報告,事涉部落事務或重大事件則由最上級長老階層經協議來決定,即以共識決來處理大小事務。而且,阿美族的傳統社會以集會所為中心過生活,工作,漁獵和娛樂都是集體行動相互回饋,因此「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社會秩序祥和井然。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