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文集與人物研究-以明初閣臣黃淮為例
卷期 29
作者 朱鴻
頁次 073-093
關鍵字 黃淮明代內閣楊士奇楊榮明人文集THCI
出刊日期 200106

中文摘要

黃淮為明代內閣制度初創時期成祖簡任之閣臣,排名僅次於解縉, 七人中居第二。解縉黜,黃淮在內閣地位最高,惟日後在政治的權勢影 響力反在其他閣臣之下,此或與其因輔華仁宗獲罪,縈獄十年有關。 《明史》本傳則謂:「(黃淮)量頗隘,同列有小過,輒以聞。或謂解 縉之謫,淮有力焉。其見珠於宣宗也,亦謂楊榮言淮病療,能染人云。」 此種說法,明朝人已置疑。考察黃淮政治上的起伏,以及傳言的真守性 與否,有助於了解「靖難」後永祭至正統時期政局發展的若干問題。然 而問題的釐清,必須從黃淮的文集(《黃文簡么介庵集》及《省愆無》) 尋求解答。本文先介紹貴淮文集的笨輯、版本,進而就內容進行文獻分 析,配合同時代諸人文集,兼及其他史料,以個素的研究,說明文集對 人物研究的重要性。透過本文的探討,可知將貴淮么發放在明初內閣發 展的時代背景來看,意義是相當大的。從永樂到正統初期,明代內閣在 同寅協恭的背後也有工於心計暗中排擠的一面。黃淮蒙垢,楊土奇與楊 榮絕對是關鍵的因素,這兩位黃淮的摯友封貴淮確安有相當不厚道的地 方。明代初期內閣良好形象的維護,黃淮才是最重要的人物。如果能對 此有認識,再來考察明代內閣制度初期的發展,一定能有不同以往的恩 考與看法。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