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史學彙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論戰國七雄立國的經濟基礎
卷期 29
作者 高上雯王仲孚
頁次 223-224
出刊日期 201206

中文摘要

春秋霸政解體後,各國卿大夫勢力崛起,終至晉、齊兩國卿大夫分晉代齊的政治巨變,從而開啟戰國新時代的來臨。此時,周代封建體制逐漸瓦解,而新的政治、經濟、社會局勢正在蘊釀成形。「戰國七雄」是指秦、魏、韓、趙、楚、燕、齊七國,三晉和田齊以新興之國嶄露頭角,至於秦、楚、燕三國為西周即存在的諸侯國,秦、楚兩國本為春秋霸國至戰國時代仍繼續稱雄,燕國則由春秋小國晉升為大國,此七國在戰國時代分別透過變法呈現新的面貌,繼續保持其均勢抗衡的國際地位。當時活躍於戰國初期政治舞台的國家仍有魯、越、宋、中山等國,但它們卻未能因應時代的變革,擠進七雄之列,成為當時的大國。何以韓、趙、魏、齊、秦、楚、燕七國可以在眾多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它們憑藉著甚麼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韓非子》言戰國時代是一個「爭於力」的時代,《管子.七法》云:「為兵之數,存乎聚財,而財無敵。」當時各國為了圖生存、求發展,七雄無不競相變革,追求富國強兵之道。各國無不想從軍事擴張中獲取更多生存和發展的機會,並不斷地從事兼併戰爭,然而頻仍的兼併戰爭所需的龐大軍費,只能仰賴本國的經濟力為後盾。經濟因素非影響歷史發展的唯一條件,然而,在戰國七雄爭勝的過程中,真正決定地區力量對比的因素還是各地區內部的經濟實力,而有關七雄立國的經濟基礎,在以往戰國史的著作中,實不多見。因此,本文擬探討戰國七雄經濟發展的條件,及其對境內自然資源的開發與運用,進而明瞭各國經濟基礎與國勢興衰之間的關係。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提出研究動機,並總結前人研究成果,主要以經濟史和區文化研究的豐碩成果為基礎,探究七雄立國於戰國時代的經濟條件。第二章「春秋霸政解體後的新形勢」,本章主要探討霸政衰微後,禮樂征伐權柄下移的現象、政治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七雄均勢局面的形成。第三章「戰國七雄的疆域形勢與資源分佈」,本章主要探討七雄在天然環境方面的制約和優勢,以明瞭其在爭雄圖存的過程中所具備的先天條件。第四章「戰國七雄立國的經濟基礎之分析」,本章首先分析當時生產力提升對經濟發展的普遍影響,再個別探討七雄的農、工、商業發展政策,及其經濟發展與國勢興衰的關係。第五章「結論」,總結戰國七雄對本國資源開發與運用之優劣,以及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所具備的經濟優勢。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