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船舶科技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船舶大氣排放物減量決策模式
卷期 38
作者 華健吳怡萱
頁次 047-056
出刊日期 201005

中文摘要

國際海事組織(IMO)繼針對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擬定減量規範 之後,隨即應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的要求,就降低源自於海運的C02排放,研擬對 策與方法。除了透過已然成熟的技術與運轉措施,可望獲致顯著節能減碳效果外, 另以市場為基礎的減量工具,尤受矚目。航運業謀求如何因應已刻不容緩,本文乃 整理國際間針對船舶大氣排放的規範近況,討論有關海運環保的經濟議題,並進一 步提出建立船舶大氣排放物減量決策模式的作法。
IMO的策略是在全球海運排放上,取得與京都議定書當中工業化國家所訂,
相當一致的目標,而船東則可參與合作並履行國際排放權交易。未來各國政府可能 普遍對業界施壓,迫使其接受自發性同意書。至於擁有主要具競爭力港口的國家, 則可能嘗試採行根據船舶排放密度,訂定差異性港口費用等。對於新船與現成船,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效率最佳化不僅可減少C02達12%,且可同時達NOx顯 著減量的效果。藉由降低航速並維持一定容量,以降低排放的潛力相當可觀,惟其 量化相當困難。降低船速如同增加庫存,必導致固定資本的高成本,其重要性主要 取決於所運送貨物種類。由此觀之,航運業經營者的相關決策已愈趙困難與複雜,
必須同時納入成本、效率、與船舶既有其他系統的相容性等多重考慮因素。因應此 項決策需求,實有必要建立適用於航運業者的整合性減量決策模型,納入硫氧化物 減排、二氧化碳減排、氮氧化物及微粒等其餘陸續受到規範的大氣排放物減排的策 略分析,最後整合成能兼顧所有源自船舶大氣排放物規範的決策模型。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