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從《冥報記》到〈劉薩訶和尚因緣記〉 看唐代釋氏輔教書的幾個特色
卷期 2
作者 張瑞芬
頁次 105-124
關鍵字 釋氏輔敎書佛敎唐人小説應驗記因緣
出刊日期 200102

中文摘要

唐代的「釋氏輔教書」,若以作者身分區隔,大致可分爲文人所爲 (如唐臨《冥報記》、郎餘令《冥報拾遺》)與僧徒所作(如〈持誦金 剛經靈驗功德記〉、〈劉薩訶和尚因緣記〉兩類)。在寫作心態和技巧 上,它承襲六朝時期《應驗記》一類釋氏輔教書而下,也因此是否能被 列入唐人小説範圍向來頗有爭議。 基本上,唐代的「釋氏輔教書」是一種出之以佛教信仰心理和志怪 體裁的唐代叙事文學,屬於小説中的旁支,在文學上,視爲志怪一類, 但在宗教上,則被視爲感應傳一流。和六朝時期的應驗記一樣,其文學 質素,並不因文人的參與而有所不同,遠非「叙述宛轉,文辭華艷」之 流,由於所出現的時間不僅限於初唐,亦不宜視之以志怪餘緒的初唐小 説,簡而言之,可通稱爲唐代以小説筆法所寫的佛教類書。 本文列舉文人所作唐臨《冥報記》,説明唐代的「釋氏輔教書」反 映了當時社會時尚與信仰偏向(如戒殺生與三階教派諸事);僧徒所爲 之〈劉薩訶和尚因緣記〉與慧皎《高僧傳》等正統傳記對照,則見出一個宗教傳奇人物由俗到聖的過程,就故事流傳重點而言,自六朝應驗記 到唐代「釋氏輔教書」,有世俗化的傾向,從單純的經像崇拜到平凡人 物爲民除害、犯過悔悟,成聖成佛的過程,在在顯示了宗教已跳脱了震 聳世俗的原始要求,結合了心理需求和民間故事的功能性。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