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台灣教育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當前高中教育所面對的困境與思考
卷期 656
作者 蔡炳坤
頁次 010-020
出刊日期 200904

中文摘要

1968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國中就學的比率,自75學年度以後已經達到99%;而國中進入高中職的比率,在81學年度約為86%,至92學年度已經提高至95%;而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至92學年度亦達107%(教育部,2004)。此顯示高中職教育已邁向普及化的程度。1987年隨著政府宣佈解嚴,社會各層面均朝向多元開放發展,教育改革的呼聲因之相應而生。1994年4月10日民間教改運動提出各項教育改進訴求,隨後行政院通過《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並於9月21日正式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以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擔任召集人,共提出四期諮議報告書及總諮議報告書。其中第二期諮議報告書中,論及改革中等教育,其重點為合併「高級中學法」和「職業學校法」,建立以綜合高中為主體的高級中等教育制度,其具體措施為:一、高職學生人數和高中生之比例宜逐年降低。二、技職教育精緻化。三、積極進行「綜合高中」課程實驗。四、完全中學之設置,應給予學制年限之彈性。這些具體建議,對往後中等教育的發展方向產生決定性的作用。教育部自1994年起,依據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決議,開始規劃試辦綜合高中,此外為解決非都會區高中分佈不均及既有國中容量過剩的問題,各地方政府亦陸續開辦完全中學。後期中等教育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高中職比率調為63%:37%,而公立與私立比約為52%:48%,其中綜合高中156所,完全中學65所,加上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政策,對均衡及掌控城鄉教育素質差距,建構了學區劃分的初步基礎,以此提供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契機(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經過歷任教育部長的努力催生下,不斷修正相關的政策,發展至今,援引2008年度總統府依據教育部政策所公布的教育施政方向內容,現今的中等教育施政主軸為暢通高中職升學管道,其主要措施包括: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推動優質高中輔助計畫、規劃高中職社區化、以「教育券(教育代金)」及「經濟弱勢學生加額補助」方案拉近公私立高中職學生就學學費差距、中輟生降低50%、加額補助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提升身心障礙學生就讀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機會等等。這些教育改革措施,有些或已經正式實施,有些或尚在研議階段,都有不少人提出正反兩面的意見,且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必定有其困境需要修正與突破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