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共誌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卷期 1
作者 劉昌德
頁次 006-009
出刊日期 201103

中文摘要

去年底因為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失格」事件,使得「仇韓」一度成為台灣社會的全民運動、或者至少是全民的表演舞台。但事隔三個月之後,韓國流行偶像依舊大受歡迎,楊淑君在國際運動組織的訴訟,則從「國家」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共業、降格為國內體壇「漂亮寶貝」的個人清白之爭。 一切雲淡風輕。 那麼,是不是仇韓在台灣就像葡式蛋 塔或Hello Kitty一般,不過是眾多流行話題中,在某個特殊時刻被消費一小段時間的事物?流行風潮一過,新聞主播過場,「現在讓我們來關心下一則報導」吧。既然排隊購買的人潮都散去了,就沒道理要對「仇韓」特別嚴肅看待。一場秀罷了。 不過如果記憶力稍微好一點,或許會發現,「仇韓」從來沒有煙消雲散,而是這十幾年來,每隔一陣子就會被喚醒的集體情緒。1990年代台灣舉辦瓊斯盃籃球賽的台韓傳統大戰,2002年日本與南韓主辦的世界杯足球賽,這幾年所有的棒球國際賽事,前年東亞運跆拳道韓國選手疑似惡性犯規。仇韓也不只在運動場上而已,2000年以後對韓國女明星整形的消遣與諷刺,網路上近年來對於有關「韓國申請XX為他們所發明的世界遺產」的不齒與抵制,還有郭台銘對於韓國面板廠商的深惡痛絕。你可以羅列出許許多多跟韓國有關的事物,然後想起所有韓國人令人咬牙切齒的「小動作」,還有我們的同仇敵愾。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