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灣醫學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臨床推理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卷期 20:3
作者 楊義明
頁次 259-272
關鍵字 臨床推理假設鑑別診斷非分析性思考分析性思考有效教學TSCI
出刊日期 201605
DOI 10.6320/FJM.2016.20(3).4

中文摘要

醫師做診斷與常人在常理上的推理思緒,基本上都是經驗性的觀察與反思性的推理思考過程。最近的研究顯示,醫師通常是以「非分析性」與「分析性」兩種思考操作構成的雙重運轉過程來進行臨床推理。臨床上的診斷程序一般是從假設的建立開始,藉著非分析性思考過程裡的推理,運用疾病模式辦認的架構來產生初步的假設。醫師在遇到較困難的病例或看到初步診斷假設不符合臨床情況或不尋常時,會藉著分析性的思考來協助醫師做診斷上的推理,以及辨識初步假設的可靠性。文獻指出,臨床老師必須瞭解現代臨床推理原理,來有效的推展臨床推理課程。要教導學生以雙重運轉推理思緒貫穿病史收集、身體檢查、檢驗及影像檢查過程,同時結合資料的分析與臨床上病人的評估,來做診斷與治療。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