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洄瀾春秋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運動現代性的全球化與在地化思考:評介謝仕淵著《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台灣棒球史》
卷期 10
作者 唐奕琦
頁次 055-068
關鍵字 棒球野球殖民現代性文明化新式運動民族主義想像的 共同體
出刊日期 201412

中文摘要

台灣的新式運動史探究,與日治時期的殖民史絕對有無法割裂的牽連; 就如同英帝國的前領地與殖民帝國,會被板球(Cricket)、足球(Football) 等英式運動輸入一般1,成為被輸入者「被」現代性或「被」文明化的管 道。而參與運動的集體經驗,也往往在日漸熟練的身體經驗與記憶的成型 過程中,轉化為受壓迫者的建立自我認同與向心意識的載體。 但是在台灣的文化史研究當中,卻無法直接使用殖民現代性或文明化 的方法論來討論台灣人所接受的殖民遺緒。一方面因為日本統治台灣的時 間跨距不過五十年,比之老牌殖民宗主國對殖民地的影響,日本對於台灣 的影響尚未能夠深入台灣人的社會當中。另一方面,日本人在所謂「師法 西化」的過程當中,就已緊跟在所謂的現代性梯隊當中,西式的價值與語 彙也深入各個領域。再者,日治時期之後,台灣經歷了國民政府刻意利用 棒球運動建構國族認同的時期,因此進行口述訪談工作時,受訪者常會忽 略或刻意省略與遺忘來自日治時代開始的連續性(Continuity) 影響,甚 至產生記憶的時空錯置等問題。在研究台灣棒球史的演進軌跡時,這樣的巨大障礙是無法不正面面對的。有關台灣棒球史的資料整理與田野工作的進行,大部分都是由文史工作者、運動社會學學者及媒體工作者所主導。而本書的作者謝仕淵,是台灣棒球發展過程此一研究領域中少數歷史學門出身的學者,因此註定本書在本土運動史研究中特殊的代表性。而日前電影《KANO》的上映,引起社會大眾對有關日治時期相關史實再詮釋的個案重新討論,是故特此以評介本書之結構與價值作為切入點,來探索未來台灣棒球歷史書寫的可能性與心態上的調適困難,並嘗試與史學界的同志分享。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