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鵝湖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敘述動作」:山水詩之特質性
卷期 525
作者 陳氏妙賢
頁次 028-040
關鍵字 萊辛劉勰朱光潛山水詩敘述動作
出刊日期 201903

中文摘要

藝術的媒介有界限,德國美學家萊辛(Lessing)在其《拉奧孔》的論述提到詩的媒介是表現在時間上相承續之事物的語言及詩只「宜於敘述動作」。朱光潛批評萊辛的這觀點是從西方的史詩敘述故事的特徵而辯論,不能包含中國山水詩又「宜於描寫靜物」的畫質,又「宜於敘述動作」的詩質雙面存在的特徵。接著,中國劉勰《文心雕龍》總結中國詩學,在〈明詩〉篇指出中國詩歌的進程中出現了新的題材,轉變詩歌的接近方式與再現方式:「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發展這個山水詩轉接「辭」、「情」寫物的特點,劉勰在〈物色〉與〈神思〉兩篇與萊辛的精神有關,提到山水詩已超過《詩經》、《楚辭》描寫物景引意,不是真正的詩的對象,進一步變自然物景成詩歌美感中心的目的,山水景物不是靜物,它在時間與空間承續存在與變化,通過作者想象的能力,抓住物體的重要性表現出來。詩畫融合也是蘇軾很有名的詩畫論,這文章筆者雖然不講到詩、畫兩種類型的特質性,但在蘇軾的山水詩特別有萊辛詩敘述動作的特點。本文並舉蘇軾廬山山水詩為具體考察的對象,進行思考證明敘述述動作是山水詩的特徵。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