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鵝湖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宋明儒學人性先天價值根據與惡之根源析論——以程顥、王陽明、劉宗周為主軸
卷期 579
作者 劉芋宏
頁次 035-047
關鍵字 性善論惡之根源程顥王陽明劉宗周
出刊日期 202309

中文摘要

宋明儒者在建構以「至善」為中心的道德形上學的同時,亦重視對「惡」的討論。程顥繼承了張載「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二分的義理模型,認為「氣稟之性」本然地即是「善」,而與「善」對應的「惡」並未被程顥視為獨立的實體,他認為「惡」根源於人之「自私」與「用智」,其本質上是對「善」的偏執。王陽明在程顥的基礎上更細緻地分析了「天命之性」,從「無善」和「至善」兩方面解釋「天命之性」,並以「本體顯現為工夫」與「工夫上達至本體」揭示了「無善無惡」與「至善」本然為一的關係。但程顥所理解的人性能力缺乏由「自責」而「自覺」的實踐意識,有弱化主體的實踐性能之傾向。對此,王陽明強調「立志」與「承責」,並以德性主體未能「立志」作為「惡」產生的根源。劉宗周進一步深化了程顥與王陽明關於「性體」的論述,以「無善而至善」作為「性體」的根本特質。同時以「妄」作為惡之根源,建構了「獨體」——「妄」——「過」——「惡」的過惡體系。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