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藝術學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泉州洪派和潮汕何派的剪黏藝術之美─以大龍峒保安宮、雲林北港朝天宮和佳里金唐殿為例
卷期 32
作者 黃秀蕙
頁次 309-330
關鍵字 剪黏何金龍洪坤福廟宇建築裝飾
出刊日期 201710

中文摘要

剪黏是融合塑形與鑲嵌技術的傳統工藝,與交趾陶、泥塑技出同源,為「塑造類」之工種。通常裝飾在漢式廟宇、民宅的屋頂或是牆面,營造建築外在與內部之美感。在中國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廣東潮汕沿海地區興起,當地人稱「嵌瓷」,可防海風侵蝕。最遲清乾隆年間傳入臺灣,明治末年至大正年間,民間大興土木興修廟宇,邀請唐山師傅來臺施作:泉州以洪坤福為首的剪黏匠派在臺開枝散葉,培養出眾多手藝精湛的匠師;謹守住臺南地區,一脈單傳的潮汕何金龍匠派,以獨門「甲毛」絕技,和細膩多層次的尪仔堵聞名遐邇。本文以洪坤福和何金龍日治時期在臺停留期間率徒施作的廟宇,在北中南各挑出一座代表性建築,分析兩個匠派不同的裝飾風格、題材運用和工藝技術。中部雲林北港朝天宮(1908)是洪坤福和師傅柯訓第一次來臺施作的廟宇,屋頂建築在當時有突破性的作法;洪坤福率徒在北部首次獨力承作的廟宇是臺北大龍峒保安宮(1917-1919)。臺南佳里金唐殿(1927)在南部完整保留何金龍屋頂和牆面尪仔堵的作法,散發出名匠經典之作的光輝。探究何金龍、洪坤福南北兩大剪黏匠派施作的廟宇,得知匠派分佈、廟宇所在地區、主祀神明、建築規模與尺度、屋面作法等因素,從日治時期具體而微影響臺灣剪黏,成為現今眾人所見之樣貌,進而一窺兩大匠派傳承迄今的獨門作風。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