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大歷史學報 CSSCI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宋代士大夫的辭官風氣
卷期 22
並列篇名 The Practice of Resigning among Sung Officials
作者 王德毅
頁次 17-32
關鍵字 THCITSCI
出刊日期 199812

中文摘要

宋代士大夫之辭官之事例,有未就任前之懸辭,其原因或以自己性向和專長,或以倫理行輩,或因親老疾病,或以避家諱、親嫌,或以與同官志不同、道不合難以共事,或自愧未盡職責,或覺理念不合難以承命,或欲行其志而時機未至,時殊人異,情況不一,難以一一遍舉。有的是就任以後而請辭的,其情況最多的為引年乞休,古人以七十而致君,意味該退休的年齡到了,就應上章告老歸田。比較動人憐恤的說法為「乞骸骨」,意味不想在異鄉病故。或者因體衰染疾,不堪任責,亦不願防後生之進路,而乞求祠祿。或者子弟親戚偶犯過失,而必須承擔家教不嚴之罪。或者所薦舉之人才有了不當言行,而要負謬舉之責。或因災異、天變,或有行政疏失,或受臺諫論列,或遭家庭變故,如親亡子喪,都應上章自請解職或乞閒。事例甚多,亦難以遍舉。如果丁憂而不辭官守喪,而美其名曰「起復」,是為不孝之大者,必受到士大夫之嚴厲批判。就義理而言,仕宦是為了能行其志,而不是為享受祿賜。如果做官為享富貴,而貪得無厭,那讀書人學的又是什麼?所以宋人將行道與祿仕區別的甚嚴,能行道則出仕,不能行道則辭官,這是最高尚的志操,只有純正的讀書人,心志堅定者,乃能一以貫之。由宋代士大夫辭官風氣來看,恬退不僅受士大夫崇敬,即帝王也覺得應特加獎賞,以打壓奔競之風、匡正澆薄之俗,這又說明宋朝政治頗為開明,皇帝並不以屢次辭官為抗旨不忠,也能容納不同的言論,這種政治發展,是比較健康的。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