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諮商與輔導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國民小學輔導教師運用社區輔導資源之探究
卷期 350
作者 蘇雅靖
頁次 018-022
出刊日期 201502

中文摘要

2014年鄭捷捷運殺人事件引發外界震驚,學生問題日益年輕化、複雜化,學校場域的學生輔導需求日益增加,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及全能發展,落實學校輔導工作已成為當今教育政策的重點之一。國民小學輔導工作是整個學校輔導工作之根基,在小學階段做好預防性工作,盡早發現學童之發展需求,解決及時困難,才能奠定學童身心健全發展的基礎(陳淑華,2002)。而輔導資源在推動學校輔導工作扮演重要的角色,自民國87年起推行的「教、訓、輔三合一」輔導體制就含有交互作用與整合發展的意思。每位老師都有教學、輔導的職責,須把輔導融入教學,達到行為辨識、班級經營、認輔關懷的初級輔導機能。當老師無法處理學生的偏差行為時,可轉介給輔導室做診斷諮商、生涯輔導、危機防範。更嚴重的特殊問題需要矯治時,則與社區網絡結合,商請諮商師、心理師或社工人員做心理治療。重點即在於建立學生輔導諮商的有機體系,建立預防性、專業性、治療性的分工,強化教師的輔導知能,發揮輔導整體與連貫的效益(蔡培村,2001)。學校輔導工作在校內需整合班級教師、訓育人員以及輔導人員力量;在社區與學校之間,則須結合社區整體輔導資源共同投入,因為學校的輔導人力與專業資源有限,而社區卻蘊藏著大量的資源,如此方能達成初級預防、次級預防、三級預防及各項服務工作。繼「教、訓、輔三合一」方案之後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計畫,希望藉由系統性的規劃方式,加強學校訓輔工作的落實,而此方案的落實需仰賴學校內外部資源相互支援,使其發揮最大效果的措施,此正符合學校教育中資源統整的向度(蔡素惠,2008)。承上所述可以知道,近年來學生輔導愈趨受重視,有關輔導專業的需求逐漸增加,雖然民國103年通過《學生輔導法》,明文規定國民小學二十四班以下者需置一名專任輔導教師,二十五班以上者每二十四班增置一名,但現階段仍有人力不足的情況,需要外部資源的協助,因此開發無窮潛力的社區資源,整合社會輔導系統的資源建立學校―家庭―社區間的輔導網絡是極為重要的。加上近來強調學校與社區間的合作關係,學校輔導活動的推展有賴於運用社區輔導資源,整合成完整的輔導網絡。而要將社區輔導資源引進學校輔導體系,學校輔導人員是關鍵角色。若要將社區資源引進學校輔導體系服務,首先得要了解有哪些社區輔導資源可以運用?接著探討如何將這些資源運用到學校?當學校與社區彼此了解與合作,學校輔導人員才能有效的運用社區輔導資源協助學校輔導工作。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