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諮商與輔導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者個人議題的覺察與處理
卷期 335
作者 陳怡婷
頁次 017-020
出刊日期 201311

中文摘要

督導工作的重點,不僅幫助諮商師更有能力處理個案問題,督導過程,也同時在幫助諮商師獲得整體而專業性的成長。在督導進行過程中,基本流程是由受督導者以自我揭露的方式,主動討論想和督導進行討論的議題。根據Starr、Ciclitira、Marzano、Branswick與Costa(2012)說明,受督導者在自我揭露的歷程中,常會在自我坦露和不自我坦露中游移,受督導者常呈現的自我揭露主題,主要包括:實務議題、專業議題、個人議題、一般性社交對話、揭露家庭和社會生活。由於督導在協助受督導者幫助個案的過程中,受督導者本身也參與在其中,而受督導者有可能因個人議題而影響其接案的效能(周怡伶,民98),也有可能因個案的議題,而引發其自身議題的呈現或反移情,因此Frawley-O'Dea與Sarnat(2001)以心理動力的觀點來看督導關係,認為督導關係中,在教導和治療間的界線有時是模糊的。而筆者也認為,督導在協助受督導者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受督導者個人議題對其專業的影響性,有需要在督導歷程中,協助受督導者覺察其個人議題如何影響諮商效能。然而,如同王智弘(民92)對督導倫理的說明,雖然督導歷程具有「似治療性」,但若督導者太強調受督導者的自我覺察,將有可能使督導關係落入「似治療性」的脈絡中,也容易陷入雙重關係之倫理困境。因此,督導該如何在督導歷程中發覺受督導者的個人議題,以及拿捏對受督導者個人議題處理的界線,是本文要回答的問題。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