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2009易卜生國際學術研討會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易卜生與現代戲劇反寫實傳統的滥觴 兼述跋曲劇《當我們死者復甦》的內省性
卷期 2009
作者 林國源
頁次 119-140
關鍵字 易卜生《野鴨》《總建築師》《當我們死者復甦》史特林堡(Strindberg )《到大馬士革》《夢幻劇》象徵主義
出刊日期 200912

中文摘要

寫實主義是西方現代戲劇的主流,這是艾瑞克•班特萊在《劇作家 之為思想家》一書所揭橥的命題,反寫實主義則為現代戲劇、現代文化 的流支餘裔的一環。寫實主義歷史常新,因而也有敵對的力量與之相頡 頑。班特萊建議以他所界定的寫實與反寫實的兩大傳統來討論現代戲 劇,這個建議至今仍未失掉他的理論價值。他為此兩大傳統建立起了從 「人生的片斷」對「成規的世界」到「客觀性」對「主觀性」七個對立 又相補餘的範疇。 寫實主義中天當令,但並峙相對的運動也有其推陳出新的成就。當 自然主義盛行時象徵主義也不稍讓,本文從易卜生與史特林堡代表性劇 作提論現代戲劇反寫實傳統的滥觴,尤其是象徵主義的劇場演出易卜生 與史特林堡代表性反寫實劇作的交集點。寫實主義是西方現代戲劇的主流,這是艾瑞克•班特萊在《劇作家 之為思想家》一書所揭橥的命題,反寫實主義則為現代戲劇、現代文化 的流支餘裔的一環。寫實主義歷史常新,因而也有敵對的力量與之相頡 頑。班特萊建議以他所界定的寫實與反寫實的兩大傳統來討論現代戲 劇,這個建議至今仍未失掉他的理論價值。他為此兩大傳統建立起了從 「人生的片斷」對「成規的世界」到「客觀性」對「主觀性」七個對立 又相補餘的範疇。 寫實主義中天當令,但並峙相對的運動也有其推陳出新的成就。當 自然主義盛行時象徵主義也不稍讓,本文從易卜生與史特林堡代表性劇 作提論現代戲劇反寫實傳統的滥觴,尤其是象徵主義的劇場演出易卜生 與史特林堡代表性反寫實劇作的交集點。 象徵主義的劇場導演、詩人霍特(PaulFort,1872~1960)於一八九 0年創立藝術劇場,一八九二年呂涅•波耶接辦,改建作品劇場,呂涅•波耶即曾導演易卜生中晚期的作品如《羅斯美莊》與《國民公敵》,《總建築師索爾耐斯》,《博克曼》等;呂涅•波耶還導易卜生的早期劇作,如「布蘭德」與「比爾根特」。呂涅•波耶從易卜生的早作 的哲學內容與戲劇詩的形式,向劇場演出提出了極為觀念論(唯心論)的挑戰。事實上,易卜生與史特林堡的劇作都具有供兩端訖釋的可能性,在 自然主義與象徵主義之間,在日常生活與意念世界之間,尋求茱里昂 (Jean Jullien)與史特林堡(Strindberg)所尋求的綜合性(Synthase) ’ 如史氏在《到大馬士革》與《夢幻劇》(Le Songe)。 這一交集點勘稱西方現代劇場反寫實傳統的濫觴,本文爰略作分疏以呼 應並彰顯易卜生與史特林堡代表性反寫實劇作的劇場美學價值。

英文摘要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