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台電月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心理師的頭腦裡在想什麼?一窺同理心的曲幽秘境
卷期 643
作者 轉載自泛科學網站
頁次 046-047
出刊日期 201607

中文摘要

西元1957年,知名的心理治療大師 Carl Rogers 發表了一篇經典且創新性的文章,確認同理心在心理諮 商或治療中,是引發個案人格有助益性改變的一項根本元素,且也被視為促進治療關係的核心條件。當時 Rogers 提出,我們可以從三種不同層次來體驗同理心,分別是:主觀的、人際的、客觀的同理心。Rogers 認為,能夠交錯使用三種層次的同理心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那能使你對個案的假設不斷更新、做 出整體性的評估,最後協助個案做出選擇,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而後來的研究者 Arthur Clark 更將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進一步解釋,並將這種摸不著的能力轉換為文字,擴展在心理諮商上的應用,也讓我們能一窺同理心在助人的過程當中,心理師腦海裡是如何運用這項能力的。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