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大歷史學報 CSSCI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
卷期 20
並列篇名 The Three Ssu-mas and the Sacrifices to Heaven and Earth (feng and shan) Offered by Emperor Wu of Han
作者 阮芝生
頁次 307-340
關鍵字 THCITSCI
出刊日期 199611

中文摘要

司馬遷寫《史記》是由於他父親司馬談的臨終遺命。司馬談是怎麼死的?史公語焉不詳,且事有蹊蹺。何以知之?據〈太史公自序〉,史公在「發憤且卒」與「不得與從事」之間,有一個「故」字。這一個「故」字,暗示或點明了其中另有隱情。司馬談是「發憤」而死的,而他的「發憤」與「不得與從」直接有關。「不得與」三字重要。史公在〈自序〉後文中再記司馬談臨終之言,重提「不得與」 三字。「不得與」者,不能夠、不許可參與之意,而不是不願參加。〈封禪書〉記始皇帝絀儒生、直上泰山封禪,然後說:「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于封事之禮。」這「不得與」三字,點明是不讓他們參與,而非有病不能參與或不想參與。可見司馬談之死,跟武帝不讓他參加封禪有關,他因此「發憤」而卒。武帝為何不讓司馬談參加封禪?司馬談對漢武帝封禪的看法如何?一路追蹤下來,便有許多問題可講。
司馬相如的《封禪書》,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以及司馬遷《史記》的〈封禪書〉與〈五帝本紀〉,都與武帝的封禪直接有關。他們三人對武帝封禪求仙的基本態度是一致的,但無論生前、死後怎麼諷喻、尸諫,對武帝都未能產生一點作用。由此看來,知識、道德與文采,似乎都敵不過人主一人的私念,能不令人慨歎!雖然如此,他們三人都為後世留下偉大的篇章,其中的深心宏識還需要後人的仔細解讀才能明白。司馬遷在三人中最為晚出,又是在他父親「發憤且卒」之下臨終受命著史,他對武帝的封禪作了忠實的歷史記錄,在〈封禪書〉與〈五帝本紀〉中也作了深刻的歷史批判。武帝未必看到這二篇文字,或肯接受他的諷諫,司馬遷並不寄望這一點。他寫《史記》是「述往事,思來者」,是「以俟後世聖人君子」,是要讓後世的聖人(人主)君子得以觀覽。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