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臺大歷史學報 CSSCITHCI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傅斯年和陳寅恪的歷史觀點--從西方學術背景所作的討論(1880-1930)
卷期 20
並列篇名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f Fu Ssu-nien and Chen Yin-ko:A Discussion from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 Learning (1880-1930)
作者 周樑楷
頁次 101-127
關鍵字 THCITSCI
出刊日期 199611

中文摘要

本文無意研究傅斯年和陳寅恪的史學思想,也不想討論他們之間的種種關係。本文只計劃就十九世紀末(1880)至二十世紀初(1930)之間德國及西方史學的背景,分析這「一對」中國史家的歷史觀點。傅斯年和陳寅恪在出國以前對中國學術已有相當涵養,遠離國門以後,又先後在歐美幾個國家求學,可見他們的學術淵源廣博而且多元,絕非單一線索可以說明清楚的。本文只擬從幾個重要的史學研究取向,討論他們兩人與西方史學的可能關係,並且進一步就德國漢學界(或者說中亞文化考古學者)的成就,分析他們兩人的歷史觀點。當傅斯年和陳寅恪在德國進修時,歐洲史學思潮正是新舊雜陳,派別林立。就史學思想和方法而言,毫無疑問地,他們雙雙接納了歷史語言考證學的批判法和精神。至於歷史主義,雖然長期主導德國學術的傳統,並且也傳播到歐美各地,但來自異鄉文化的學者並不容易掌握其中的精髓,儘管傅斯年和陳寅恪也展露歷史想像力、洞識力和歷史意識的智慧,但這未必說他們歸屬於歷史主義。傅斯年和陳寅恪可以併列一對,在近代中國史學中擁有一席之地。除了他們對歷史語言考證學及史語所的貢獻之外,主要還因他們共同運用「種族─文化說」解釋古史。種族和文化的問題,對他們而言,並非泛泛的歷史研究領域,而是有特殊見解的歷史研究取向。二十世紀初,歐洲史家熱衷研究西方本身的種族和文化關係,傅斯年和陳寅恪應當得悉一些見解,因而有時運用歷史類比思維,解釋中國史上的現象。除此之外,西方漢學家和文化考古學者的成就,包括「種族─文化說」和博物館內的典藏,必然會強烈激發這對學者的心思,進而積極開展對中國史的研究。

英文摘要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