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總諧症狀作為存在:探索年輕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現象
卷期 7:1
作者 林孟瑤林耀盛
頁次 026-026
出刊日期 201306

中文摘要

一、背景與目的: 進入精神疾病個案世界觀點是承認其主觀經驗,同時確信其觀點的有效性,避免扭曲其生活經驗,進而還原其存有上的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本文揭露年輕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經驗現象。 二、方法: 以一位24歲女大學生,發病住院多次,且有自殺紀錄參與者的訪談文本為主,以詮釋現象心理學進行資料分析。 三、結果: 個案的妄想性話語,顯露四重現象意義。 (一)「匱乏作為一種能指」:個案反覆提到發病後,尋找那失去的對象(或稱為Das Ding),是無法言語的失落物,包括身體意象。 (二)「正常-反常-偏常-超常」的轉化:個案提到神格、自己仍正常、家人奇怪等話語。 (三)「家庭-醫院」是兩個世界:由於能指鏈的脫落,滑落出兩個世界的議題,帶入「存在-不在」/「內緣-化外」(intimate/extimate)/學習-實習」等主題,個案的異性關係慾望、家裡反而是化外的不被瞭解處境、大學休學和實習生涯準備,無非是一種呼應症狀作為自我裂解的發難(aporias)時刻。 (四)「暗影」(黑)力量的直面殘酷:個案反覆提到周遭始終有黑黑的凝視點,卻也期待「正常化」。 四、結論: (一)從Lacan的Sinthome(音譯為聖多姆,其意為總諧症狀)概念,可知總諧症狀指涉的是一種超越了分析的意指表述,完全不受象徵界的勢力影響,藉著提供一種獨一無二的組構作用,反而「讓吾人得以存活」。 (二)聖多姆必然是處於意義之外,它透過各種誘發性形成某種病徵,也是一種繞道病句、幻覺,或精神疾病的特徵呈現。病者世界如果真有一個真實,真實只不過是一個最接近的差錯,是超越實證觀點的存在模態。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