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正念療法成效之初探
卷期 7:1
作者 鄭雅之方淑怡黃淑玲
頁次 028-028
出刊日期 201306

中文摘要

背景與目的:正念療法(Mindfulness-based Psychotherapy)包含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與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藉由靜坐、瑜珈、身體掃描等方法,並整合認知行為治療,作為預防憂鬱症復發之心理治療方法。正念療法目前被運用在各種生理與心理疾患族群上,皆發現可降低個體之憂鬱與焦慮等負向情緒,並在疾病適應與心理健康上有正向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討一般健康成人接受正念療法後在心理困擾指標上是否會改善。方法:本研究招募有動機參與正念療法之健康成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得知研究目的和進行方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之後,接受為期八週、每週一次兩小時的正念療法課程。參與成員共27人,完成課程並完整填答問卷為24人(88.9%有效回應率),其中男性占29.2%,女性占70.8%。正念療法課程由第一作者(具英國牛津大學正念療法受訓證明)帶領,依參與時間先後分兩個團體進行。研究工具包含「中文版正念覺察注意量表(CMAAS)」與「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ADS)」,於正念課程介入前及團體完成後各填寫一次,以測量覺察注意程度、焦慮及憂鬱的改變情形。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接受正念療法介入後,覺察注意程度有上升的趨勢(Δx=1.67),而憂鬱(Δx=-.071)與焦慮(Δx=-.058)程度有下降的趨勢,但皆未達統計性顯著水準。此外,覺察注意程度與焦慮程度間存在顯著負相關(r = -.782 p <.01),指出覺察注意程度進展越大,焦慮程度越顯降低。然覺察注意與憂鬱則未呈現顯著相關。結論:研究結果顯示針對具有自我成長意願之健康成人,以自陳式覺察注意、焦慮和憂鬱量表評估作為正念療法之成效指標並非最佳預測變項,應另尋其他指標作為測量,以精確判斷健康成人的正念成效。唯,本研究乃小樣本之初探性研究,未來需要更大樣本的研究結果來支持此結論。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