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台灣地區大學生人際問題解決與擔憂的關係
卷期 5:1
作者 丁郁芙張本聖
頁次 030-030
關鍵字 人際問題解決擔憂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出刊日期 201106

中文摘要

目的:「擔憂」(worry)是大眾在生活中的正常感受或經驗,但擔憂的程度過高也可能對個人造成傷害。過度且無法控制的擔憂是廣泛型焦慮疾患最主要的準則;擔憂也是多種焦慮疾患的共同特徵。因此,擔憂的形成原因是值得探究的。過去的研究一致發現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U)是引發與維持擔憂的重要因素,且兩者間的因果模型已被建立。另有些研究者認為擔憂是因其問題解決有缺損。D'Zurilla和Nezu(2002)認為社會問題解決係指個人在應對自然情境中產生的問題,且其步驟可分為「問題定向」與「適當的解決技巧」。問題定向可分為正向與負向;適當的解決技巧可分為三類:理性型問題解決、衝動型問題解決與逃避型問題解決。過去研究均顯示僅問題定向能夠預測擔憂,由於國外研究結果適用於強調獨立與理性的西方社會,因而偏重於思考的問題定向部份;然而華人社會中傾向更加注意人際間的關係和相處技巧,因此人際問題解決技巧也必須被重視。由於IU已被證實與擔憂有強烈關聯,故本研究的目的為瞭解當聚焦於人際方面的問題且在控制住IU的情況之下,問題解決能力與擔憂間的關係。
方法:樣本為117名東吳大學學生(43名男性,74名女性),均填寫一份複合型問卷,問卷內容包括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短版(IUS-12)、簡式社會問題解決量表修訂版(SPSI-R-S)及賓州擔憂量表(PSWQ)。
結果:採用階層迴歸計算各變項對於賓州憂鬱量表結果的預測力。結果顯示在控制住IU後,人際問題的負面定向能顯著預測擔憂程度;且理性人際問題解決方式的預測力也達0.72顯著水準,顯示出越差的理性人際問題解決技巧亦可能導致越高程度的擔憂。本研究結果與國外研究之異同處將在討論中進一步陳述。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