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母嬰連結、產後憂鬱之社會心理因素探討
卷期 5:1
作者 徐菡謝乙太李仁豪謝珮玲
頁次 035-035
出刊日期 201106

中文摘要

目的:婦女由懷孕到生產是最需要被關切的一段時間,本研究旨在探討與「母嬰連結」(mother-infant bonding)、「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有關的社會心理因素。期待做為為婦女提供社會心理介入的參考。
方法:以方便取樣方式於中部地區婦產科,邀請產後婦女共72人為研究對象,其中以年齡26-35歲、專科或大學畢業、首次生產者佔最多(分別佔69%、66%、58%)。研究工具為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Cox,
Holden & Sagovsky, 1987)、產後連結量表(Postpartum Bonding Questionnaire, Brockington et al., 1996)以及研究者自編的社會心理因素問卷。資料分析以卡方分析、皮爾遜相關分析、變異數分析進行。
結果:對配偶關係的滿意度越低,產後憂鬱程度(r=0.301,p<0.05)、母嬰連結不佳的情形越高(r=0.538,p<0.01)。而對娘家關係的滿意度越低,產後憂鬱程度越高(r=0.237,p<0.05);對婆家關係的滿意度越低,母嬰連結不佳的情形越高(r=0.257,p<0.05)。在居住方式上,不同居住方式者(小家庭,或與娘家、婆家同住)在產後憂鬱程度(F=3.906,p<0.05)、母嬰連結情形(F=5.091,p<0.05)上皆有顯著差異。
結論:對配偶關係的滿意度,與產婦的產後憂鬱、母嬰連結程度息息相關。而與娘家關係、婆家關係則分別和產後憂鬱、母嬰連結有關,何以呈現此種相關型態尚待進一步探討。另外,不同居住方式者也在產後憂鬱、母嬰連結程度上有所不同,何為最恰當的生活安排亦值得探討。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