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認知復健團體治療對慢性住院精神病病人的認知功能與精神病性症狀之改善
卷期 5:1
作者 陳鈴陳秀蓉陳亮如陳祥呈洪培芸
頁次 045-045
出刊日期 201106

中文摘要

目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嚴重精神病患者,在發病與病程中,其認知表現不佳是治療關注的特性之ㄧ。Greenwood等人(2005)認為負性症狀由認知缺損產生,並且負性症狀會影響工作記憶的功能;Greenwood等人(2005)之研究也顯示負性症狀與認知缺損與其功能之關聯,特定的認知缺損可預測社區功能的下降,而認知缺損亦可透過負性症狀的調節作用預測其社區適應功能,由此可知,精神病患者的訊息處理缺損在病因與病程的探討以及治療處遇上是重要的(Green, 1993)。本研究欲探討認知復健行為治療與人際互動訓練的團體治療介入對精神病患者之治療效果,研究假設精神病患者其認知中之(1)記憶容量(memory capacity)與處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與(2)精神病性症狀(包括活性、負性症狀與一般精神病理)將有改善。
方法:研究對象為全日住院之慢性精神病患,排除無法完成測驗與加入團體活動者,篩選MMSE29分以上或WAIS-III全量表智商80分以上者,共24名,分為實驗組10名,接受認知復健團體治療每週一次,共12次,其中精神分裂症9名,第一型雙極性疾患1名;一般治療組14名(treatment as usual),包括精神分裂症11名,情感性精神分裂症1名,第一型雙極性疾患2名),以前後測方式檢驗認知能力(使用WAIS-III之數符替代、記憶廣度、常識分測驗評估之);實驗組另加評估精神病症狀(使用活性與負性症狀量表,PANSS評估之)。
結果:結果顯示若將年齡、性別、受教育年數與住院時間長短為共變數,進行共變數分析則發現組間差異上,在認知能力方面與精神症狀上皆無顯著差異。然而實驗組之PANSS總分、負性症狀量尺分數、一般精神病理量尺分數在前後測上有顯著差異,均為降低;參加治療次數愈多,精神病症狀之得分愈低。
結論:結果顯示,認知復健團體之療效在短期上可能以人際活動與情緒方面較有助益,認知能力方面則有多方因素尚待釐清與控制,介入之方式與程度可能是重要的影響因子。作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