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ADHD的價值性記憶與腦神經活動關聯性之初探性研究
卷期 6:1
作者 廖柔涵林君昱黃惠玲賴依旻文筠心程凡寧
頁次 022-022
出刊日期 201206

中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提供強烈酬賞動機下,何種心理機制功能不良(dysfunction)導致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eficit)的記憶表現仍然較差。回顧過去相關記憶研究,須考量三層面變項,包括(1)學習階段實驗素材可分為圖像呈現與文字呈現,(2)提取階段可分為回想(recall)與再認(recognition)作業方式,以及(3)記憶測量可分為行為反應量與fMRI腦神經反應活動。過去的選擇性派典(selectivity paradigm)研究使用文字的素材,並大多以自由回想作業為主,計算記憶的選擇性指標(selective index,簡稱SI)來檢驗受試能否有效且策略性記憶較重要的訊息。本篇論文呈現初探研究結果,主要是針對文字材料比較兒童與大學生分別在回想與再認作業的記憶行為反應量。
方法:本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包括51位大學生與30位國小六年級學童。採用價值性記憶作業,學習階段包含8個回合(run),每回合有12個雙字詞(控制中高出現頻率與屬性),每個字詞配對一個數字(介於1~12間)一同呈現,該數字表示之後若正確回憶出該字詞即可得到的分數(即為「價值」);提取階段,回想作業有30秒的時間進行自由回憶,再認作業則會隨機呈現24個字詞(包含12個剛出現過的詞與12個新詞)。
結果:本研究主要採用2(大學生VS小學生)x2(回想VS再認)的混和設計,依變項包含數量(正確回憶字詞數目)、總分(加總所有正確回憶出的字詞所對應的價值數字)、以及SI。研究結果如下:(1)正確回憶字詞的數量與總分,大學生顯著高於小學生,再認作業也顯著比回想作業高,(2)SI,大學生與小學生沒有顯著差異,再認作業比回憶作業小。
結論:本初探研究結果顯示國小學童能根據刺激的價值做選擇性地登錄與回憶(記憶控制)。因此,近期內會再進一步以本研究的實驗材料與程序探討ADHD的SI是否較差,未來也將以fMRI了解ADHD在圖像與文字素材上的SI差異,以了解ADHD的價值導向記憶的訊息處理歷程與腦神經活動之關聯問題,進而設計適切培養兒童自我調節的介入方案。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