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敘事遇難的擺渡:重度腦部創傷者心理經驗探索
卷期 6:1
作者 吳蕙君林耀盛
頁次 061-061
出刊日期 201206

中文摘要

目的:「腦部創傷」指腦部受到直接或間接外力傷害所造成的損害。本研究藉由一位腦傷者敘說分析,在過往多聚焦腦傷者認知功能損傷探究外,提出其生活經驗的現象學心理學觀點,以開啟一種新認識的可能。
方法:受訪者P為一位六年前因交通意外導致重度腦傷的二十六歲女性。除持續復健歷程外,現今已回到學校就讀。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以半結構式進行晤談。訪談過程徵其同意後錄音,並將內容謄寫為逐字稿,進行質性分析。不以原有概念與架構分類剖析其經驗,以現象還原回到其經驗自身的草擬性(discursive),避免過於定位理論,反而窄化研究視野。
結果:腦傷者草擬經驗,呈現多樣的涵轉賦義。(一)敘事的遇難(narrative wreckage):當面臨創傷時,在世存有的根基喪失,陷入今我非故我處境,車禍的發生使得P面臨生活上的一種斷裂,也將P推向了一種失能者位置,難以言說。(二)時間的凍結(frozen temporality):在生活中,P不斷經驗到與想像,沒有發生意外前的自我圖像。(三)邈思的處境(limbo situation):P一方面成為醫療處置的主宰對象,反覆陷入被動處境;另一方面,投入復健計畫不僅是客體的修補術,也暗含著由「異常」渡往「正常」的主體期待,是矛盾的心理邊界。(四)超常的認同(supernormal identity):回到日常性,P在繪畫活動中,獲得心靈上的舒緩,不再走向社會常模所建構的「正常」,而是以一種超越靜態常規,即使處於限制的心身狀態,主動建立在此脈絡下的「另一種」存有方式。
結論:疾病經驗與醫療過程中,受訪者P形塑為被動位置。復健的歷程,也是再現異常位置。唯有在繪畫活動中,回到自身存有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的主體性。如何對於腦傷者心理療遇介入,未來需進一步探討。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