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成人恐慌症狀之短期心理介入:個案報告
卷期 6:1
作者 鍾玉琪沈葭蔚張家禎
頁次 086-086
出刊日期 201206

中文摘要

目的:個案(C)為38歲男性,因恐慌發作影響生活職業功能及情緒狀態,常感焦躁易怒。自述恐慌初發後害怕開車、獨處及出外,曾有兩次因恐慌發作暈倒送醫之紀錄。醫師轉介C予心理師進行評估及後續治療,經C同意後,展開為期兩個月共七次的療程(S),第七次為療效追蹤(follow-up)。療程中治療師(T)以壓力橡皮擦(StressEraser)測量C之呼吸型態。
方法:療程可由三階段分論之,每次療程皆評估C之症狀嚴重度及情緒狀態,安排回家作業。第一階段(S1-S2):建立治療默契,討論治療目標及療程進行方式。闡明恐慌症狀之認知病理模式圖,對應C恐慌發作時之生心理症狀進行衛教,教導不良功能想法記錄表(DTR)之使用。第二階段(S3-S4):熟習DTR之使用,修正不良認知信念,教導以腹式呼吸減緩生理焦慮症狀。於第四次療程(S4)中,當C與T討論生活壓力時C當下恐慌發作,T引導其以腹式呼吸及注意力轉移的方式,降低生理及認知焦慮,回復C原先之生心理狀態。第三階段(S5-S7):復發預防,T與C討論適用C之症狀因應方式,鼓勵C進行漸進式之行為嘗試,包括在陪同下開車及出外。療效評估:療程結束時,C自陳已可獨自出外及開車,恐慌發作頻率下降(治療前/後一周發作次數:5/0),焦慮症狀緩解(治療前/後BAI分數:31/1)。
結論:C之恐慌症狀於兩個月內明顯改善,原因除其改變動機及配合度高外,亦需考量C治療前即曾練習過腹式呼吸,相較一般患者可在較短的時間內應用此技巧。此外,C於S4時成功緩解恐慌症狀之經驗,亦增強其因應症狀之自我效能感,為預防未來恐慌再發之保護因子。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關鍵知識WIKI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