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目資料

臨床心理學刊

  • 加入收藏
  • 下載文章
篇名 兒童情緒困擾、品行問題及情緒困擾伴隨品行問題在兒童主題統覺測驗上之表現
卷期 6:1
作者 張榮斌林玉
頁次 008-008
關鍵字 兒童情緒困擾品行疾患共病兒童主題統覺測驗紮根理論
出刊日期 201206

中文摘要

目的:兒童情緒困擾往往伴隨複雜的問題,如攻擊、焦慮、易怒、身體症狀等,當兒童情緒困擾與品行問題共病時,將很難去辨識兒童的臨床表現。目前研究對於兒童情緒困擾與品行問題共病的特質並不清楚,有研究指出共病可能會對個體以及社會形成嚴重的損害以及較差的預後,但也有研究指出共病可能會因為情緒症狀而減少攻擊的行為,因此共病之特質仍有待了解。本研究欲透過兒童主題統覺測驗所產生的故事主題及反應形式,來了解情緒困擾、品行問題與共病之兒童的重要特質,提高家長及老師對兒童心理病理的覺察,並作為臨床上鑑別診斷之參考依據。
方法:研究於北部地區共招募35位兒童,其中控制組10位、情緒困擾組10位、品行問題組7位以及共病組8位。所有兒童均接受貝克兒童青少年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問題行為篩選量表、魏氏兒童智力測驗第四版及「兒童主題統覺測驗」之施測。研究者與一位專家根據兒童在「兒童主題統覺測驗」之逐字稿中所呈現的故事主題及反應形式的表現,以質性研究紮根理論分析由下往上進行歸類及定義來發展向度,直到同意度達成共識。最後,再透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以了解各向度在各組間之差異。
結果:研究結果發現,情緒困擾組在故事主題之「負向的家庭/客體功能或關係」與其他組比較達顯著差異;品行問題組在故事主題之「攻擊性」及反應形式之「抗拒聯想」、「故事內容貧乏」、「挑戰權威」與其他組比較達顯著差異;共病組的故事中則未能發現達顯著差異的特徵。
結論:本研究發現當兒童的故事中出現照顧者不能適當照顧孩子、不穩定的家庭狀況、或是對照顧者有所埋怨,可能須注意該兒童是否具有情緒困擾;若兒童在說故事時出現一些具有攻擊性的內容、具體描述傷害的方式,或在施測的情境中出現不禮貌的口氣、不配合的舉動,則可能須注意兒童是否具有品行等相關問題;而本研究推測共病組之兒童可能是兒童情緒困擾偽裝為品行問題之表現,尤其在男生身上更常出現。本研究之發現可提供家長、老師和臨床工作者藉由兒童看圖說故事的內容與形式,提前辨識兒童的問題,並提早介入,此外,當兒童行為表現看起來像是品行問題時,可能需要特別去關注這些兒童是否同時具有情緒困擾,而不只是關注於兒童表現於外在的品行問題。

英文摘要

本卷期文章目次

相關文獻